新闻中心
2025 上半年环保行业:变革浪潮中的新态势
2025 年上半年,环保行业在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政策的持续推动、技术的创新突破以及市场格局的重塑,共同勾勒出环保行业崭新的发展图景。
政策引领,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2025年上半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环保行业的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意见》,明确对石化、涂料等六大行业涉及新污染物的项目进行严格限制。凡是涉及禁止生产、加工使用的新污染物建设项目,将面临“一票否决”,不予审批。这一政策精准锁定高污染行业,填补了环评制度空白,彰显了我国环境治理精细化与零容忍的态度,倒逼相关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加大在环保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方面的投入。
同时,工信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节能降碳服务机构针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查找短板弱项,提出节能降碳改造措施建议,为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强化重点领域的减排力度,推动工业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也为环保服务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机遇,促使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技术革新,重塑环保产业版图
技术创新成为2025上半年环保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第26届中国环博会上,数万项前沿技术集中展示,凸显了“技术驱动”的行业发展核心趋势。工业废水零排放、膜分离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成为关注焦点。众多环境综合服务商及膜技术领军企业纷纷展示先进技术和产品,如杜邦水处理、时代沃顿等在膜材料展区备受瞩目。
其中,人工智能与环保的深度融合成为最大亮点。阿尔飞思公司的“睿车”智能清扫机器人,集成类脑计算与轻量化底盘技术,可自主完成道路清洁与垃圾分拣;广东弓叶科技的AI光选机利用视觉识别技术,能从混合垃圾中高效分选可回收物;陕西欧卡电子的无人驾驶清洁船实现了水域垃圾清理与智慧巡检一体化。此外,融合物联网、AI算法的智慧监测技术,推动环境治理从“末端处理”向“精准溯源” 转型,如先河环保、聚光科技等企业展示的相关“黑科技”,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源头防控技术,提升了环境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市场重构,新兴赛道崛起
环保行业的市场格局在2025年上半年也发生着显著变化。随着大规模基建退潮,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传统领域增速放缓,市场趋于饱和,行业整体增长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资源化、碳捕集、智慧监测等新兴赛道崭露头角,吸引了大量关注和资本投入。
从环博会的参展情况可见一斑,大型企业的参展数量与面积有所缩减,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技术型中小企业和初创技术公司占比超80%。这些首次参展的企业大多聚焦于工业废水零排放、膜材料、资源化等细分领域。资源循环利用、风/光电组件回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特色展区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众多知名企业覆盖从高效回收、智能分选、精细拆解到绿色再利用的全产业链,展现出新兴赛道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与此同时,面对国内市场的变化,不少环保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全球化浪潮下,虽然面临一定挑战,但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因产业升级、蓝色经济发展等,产生了大量环保需求,为中国环保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部分企业通过创新出海模式,如北控水务从资本出海到技术与产品出海,针对海外市场特点,抓住“产品出海”和“标准出海”核心,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实现本地化发展 。
2025年上半年,环保行业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从传统领域向新兴赛道的转型,从依赖基建投资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转变,都标志着环保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持续关注政策动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拓展市场,将成为环保企业在变革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