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需求井喷,毛利难增|环保步入下半场,企业如何突围?
导读:在传统业务趋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环保向着全过程减污降碳和清洁生产延伸,将极大地扩展了环保产业的内涵。新业务的探索方面,环保加新能源、环保加低碳节能,环保加新材料、环保加资源化等都具备可操作性,可以成为企业转换或新增赛道的重点。
近期,环保圈频频上演现实版“狂飙”戏码,有关负责人多次“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披露多起超标排放、数据弄虚作假问题,矛头直指“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乱象。有数据显示,2022年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累计罚款数额高达76.72亿元,涉事企业数量颇多。
显然,新的一年,生态环保领域这阵督察风暴的威力也丝毫没有消减。
需求井喷,产值有望冲向17万亿
对环保企业来说,国家层面环保工作要求趋严,意味着处理设备亟需更新换代,将带来更多市场机会。与此同时,各城市之间环保业务发展并不平衡,以垃圾处理来说,东南沿海城市治理水平普遍高于北方城市。而弥合这些差距也需要更多环保设备助力。
“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也是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工作之一,将有力带动环保产业新一轮增长。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测算,我国2022年仅生态环保产业全年营收约2.22万亿元,同期增长约1.9%,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环境安全、保障民生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构分析称,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能力仍在不断增强,长江大保护、黄河大保护等水处理需求既定;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步伐加快,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正在朝着多元化发展;“无废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加速,城市废弃物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要求稳定释放;环境监测日益“真、准、全、快、新”等等。
以此推测,2022-2026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超11%,2023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有望扩大到13万亿元,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超过17万亿。
未来可期,2023仍需寻求“第二条增长曲线”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同样适用环保产业。2021年,环保圈曾分析称,环保产业“增收不增利”现象正愈发普遍,125家环保上市企业中,上半年净利润低于1亿的企业有62家,占比49.6%,几乎达到一半。环保圈分析表示,除了公益属性等原因,以及原材料因素,更多还是由于整个环保行业的竞争正在日趋激烈,“内卷”越来越严重。
从2022年环保市场来看,这一现象仍在延续。因此,在2023年,环保企业要想“出人头地”,在做大做强主业之外,也需考虑开拓新的业务增长渠道,即“第二条增长曲线”。事实上,上市巨头们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包括伟明环保、中国天楹等在内的多家企业都正抢道新能源。今年开年,苏州仕净科技更是“高调”公布了112亿元跨界光伏的计划。
青山产业评论认为,在传统业务趋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环保向着全过程减污降碳和清洁生产延伸,将极大地扩展了环保产业的内涵。新业务的探索方面,环保加新能源、环保加低碳节能,环保加新材料、环保加资源化等都具备可操作性,可以成为企业转换或新增赛道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