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区域发展战略升级,环保企业纷纷按下“快进键”
导读:地理区域上的整体性决定了生态环境治理注定不是一方的“单打独斗”,而是多方的“协同作战”。在区域发展大战略下,我国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一体化布局也逐步打开新的局面。各环保企业也开始突破单点运营,注重提升区域服务领域的运营实力。
2020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两会代表也纷纷就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提出建议。比如,全国人大代表温娟建议应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建议进一步健全京津冀联建联防联控机制;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建议强化长江流域新兴环境污染物的监管和防治等;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言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
地理区域上的整体性决定了生态环境治理注定不是一方的“单打独斗”,而是多方的“协同作战”。在区域发展大战略下,我国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一体化布局也逐步打开新的局面。各环保企业也开始突破单点运营,注重提升区域服务领域的运营实力。
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性利好持续释放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政策,政策力度较以往明显增强,普遍强调要加强区域间环境联防联控、交流合作与产业集聚。区域环境治理市场为此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京津冀重点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协同发展六河五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关于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
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协同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尤其是雄安新区成立之后,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利好和便利条件。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2019年10月25日,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示范区由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组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省际联防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做深做实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一年来,长三角更美了。
2020年6月6日,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九次工作会议暨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六次工作会议在浙江湖州召开,就进一步完善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快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等作出部署。
“黄河宁,天下平”。201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此外,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年底启动了《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工作。
早在2015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被正式提出。三年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于“国家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到,要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今年,西部大开发迎来升级版。2020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稳步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
环保企业拉开区域布局大阵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很多水务环保企业加快了区域市场布局的步伐,开始调整市场战略,做出从“点”到“面”的区域布局转变。比如在长江大保护艰巨任务背景下,成立的长江生态环保,还有如北控水务、首创股份、中持股份、光大水务、粤海水务等老牌环保企业等等,都在区域布局的大潮下,加快了产业布局的脚步。
而且,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一体化系统,区域环境治理也有助于环境效果的整体改善。可以看到,以流域为实施单位的水环境项目近年来明显增多。
从过去的“一座城、一片水、一主体”,到如今的“一条江、一串城、一朵云”。北控水务全面响应国家战略,深度布局治水高地。由单体项目拓展至区域项目,市场布局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三片”“两带”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比如,北控水务鹤山沙坪河综合整治项目、19.8亿保定市府河水系综合治理( 一期 )黄花沟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衡水市主城区水系生态修复工程PPP项目。
首创股份近年来在区域布局上也加足马力。2019年雄安新区白洋淀农村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先行项目的获得有利于其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改善区域综合环境质量的同时,带动区域产业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在长江大保护上,首创股份的水务项目在安徽合肥、泗县、湖南株洲、江西鹰潭、江苏金坛等长江沿岸城市也陆续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治理也是首创股份重点关注的区域之一,去年底47亿中山市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项目的开工标志着首创股份正式开启了深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新篇章。
自2014年在新加坡上市以来,光大水务就重视抢占优质区域市场,首先在经济发展更优、水资源管理需求更大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启动业务。截至2019年年底,公司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北京、辽宁、山东、内蒙,在长三角的江苏和浙江共有项目合共122个,占公司项目总数(132个,含3个委托项目)的92.4%。
中持股份一直深耕京津冀区域,积极承担十三五水专项“京津冀地下水污染特征识别与系统防治研究”课题。同时,近年来不断将市场延伸至更广阔区域,进行全国布局。在浙江、江苏、河南、河北等已经有成熟的区域公司经营,设立了安徽和陕西分公司等分支机构。
据悉,目前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业务布局已全覆盖到沿江11省市,中标项目超过330个,今年底累计落地投资将超1000亿元。作为三峡集团生态环保业务实施平台,三峡集团之子长江生态环保可以说是“为长江而生”。长江生态环保以城镇污水治理为切入点,以宜昌、岳阳、九江、芜湖4个城市为开端,逐步扩大企地合作范围,由城市拓展至县乡镇,由长江中游拓展至上游重庆、下游江苏、上海等,在长江大地上的布局阵势全面拉开。
此外,还有很多水务企业都在深耕区域市场。3月25日,粤海集团在深交所成功发行粤港澳大湾区专项公司债券,充分发挥湾区内资本市场、优质企业、创新项目等一体化资源优势,持续助力大湾区建设。6月5日,碧水源与珠海水控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水生态改善。
区域环境治理将带动产业进一步升级
如今,环境治理已经从“点”状治理转变为系统性治理,系统性综合服务时代到来。在区域环境治理的大潮之下,未来环境产业可能会逐步形成一批区域性、流域性、全国性的综合环境集团。其实这种势头已经产生,前不久,中国水网不完全梳理了24家省级“环保类”集团,这些环保集团“大而全”,资金实力雄厚,产业链全,可谓野心勃勃。(相关新闻:24家省级“环保类”集团横空出世,偶然or必然?)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E20研究院院长、《两山经济》和《环境产业导论》作者傅涛对此认为,环境治理责任主体的上移,将更利于协调区域环境治理工作。协调区域环境治理也是近几年环境保护的主要趋势之一。近年来,全力共抓“长江大保护”、“黄河大保护”等环境治理工作成为环境产业关注的热点,但这些治理工作,基本都跨出了一个市的行政区域,如果只让县、市党委和政府具体负责,很难真正推动工作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