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环保税年中交出绿色答卷 激发治污减排新能量
我国首部“绿色税法”已落地半年有余。公开资料显示,环保税总体思路是由“费”改“税”,即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换言之,也就是在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和多污染多交税的政策设计的同时,环保税也加强了遏制企业排污力度。
由于环保税基本由排污费制度平移而来,2018年1月1日环境保护税法施行以来,上半年环保税收入延续了原排污费特点。来自中国国家税务总局15日公开消息,截至2018年前6月,环保税纳税人申报入库远超90亿元,与去年同期同口径排污费相比,增收近16.7亿元,增长20%左右。这些收入集中在收入集中于钢铁、火电、水泥、石油和化工等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
但与此前排污费相较,费改税后征管力度将明显加大。在制度设计上,环保税体现了“企业多排放多付税,少排少付税”原则。特别是在平稳运行的同时,通过发挥环保税的正向激励机制作用,环保税促进治污减排的导向效果初步显现。上半年,税务部门共对达标排放的城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依法免征环保税17亿元。通过落实对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纳税人免税政策,上半年促进了1000多万吨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环保税促进了集中处理,提高了治污效率,而这体现在上半年主要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减少。众所周知的是,环保税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征税,覆盖了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4类主要污染物、100多种主要污染因子。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副司长孙群介绍说,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以及主要大气污染物与去年同期缴纳排污费单位的申报排放量相比,均有下降。
从相关数据看,环保税鼓励节能减排、引导绿色生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效益已初露端倪。在税率方面,环保税法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具体税率给予各省份一定自由裁量权。诚如环保税税率相对较高的京津冀地区,因污染防治任务较重提高了税额标准,倒逼企业加大治污力度、减少污染排放。随着环保税法实施,纳税人的环保意识在增强,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在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呈现降低态势。
鼓励清洁生产、鼓励集中处理、鼓励循环利用是环保税的3个政策导向。与原排污费相比,环保税增设了一档减税优惠,即纳税人排污浓度值低于规定排放标准30%的,减按75%征税。也正基于此,环保税免税政策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减少污染源排放。通过对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场所实行达标排放免税政策,促进企业由过去直接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改为入城市管网排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效率。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不断提升征管质效,更好发挥环保税的绿色效应。第二季度各级税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部门全面开展税源清查,环保税纳税人户数较第一季度增加了超过1.5万余户。同时,建立“税务征管、企业申报、环保监测、信息共享、协作共治”的征管机制,形成管理合力,提升征管效率。
可以预见的是,开征环保税,将进一步深入形成有效约束和激励机制,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生化,倒逼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正如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司长蔡自力所指出的,“作为专门的绿色税种,环保税开征是为了使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加速绿色转型,让清洁生产的企业获得发展先机。”自此,排污企业也将多一道紧箍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