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团:聚智赋能 逐绿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重大使命,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准确把握“四个着力点”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以实绩实效为全省勇挑大梁作出盐城贡献、展现盐城担当。2024年8月,我市按照省委组织部部署要求,围绕“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组建了6个省产业科技镇长团和1个市产业科技镇长团,他们围绕“产教融合”“产创融合”“产才融合”三大方向,在服务产业发展、推动校地合作、助力招才引智等方面发挥“人才生力军”作用。
盐城市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科技镇长团,由亭湖区牵头、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合、辐射全市,共有成员12名,分别来自省生态环境厅、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省师干训中心。一年来,围绕盐城市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积极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在强化校地合作、服务产业发展、助力“双招双引”、推进科教产才融合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务实举措,为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聚智赋能。
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内部管理
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团组建后,第一时间成立科技镇长团临时党支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先后邀请省市区相关单位8个支部开展5次共建活动,凝聚政产学研力量,将生态环保及新能源领域优势资源引向盐城。团长刘晓华牵头制定镇长团内部管理实施细则,定期组织团员召开周例会、月度例会,商议科技产业服务重大事项,开展工作经验交流,激发团队整体优势。一年来,团员们深入基层一线,走访问需调研163家企业,形成86项技术及人才需求清单和91项技术供给清单。
聚力人才招引,推进校地合作
科技镇长团依托团员后方单位,承办“才来亭湖 悦享幸福”人才服务走进驻盐高校、百名高校学子盐城行等招才引智活动10场次,推动建立12个引才工作站、4个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0个大学生实践实习教学基地、5个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将优秀青年人才引向盐城、留在盐城。创新开展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模式,促成南京师范大学聘用5名盐城食品企业相关负责人作为行业导师,并选派在校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育,成功申报市“黄海明珠人才计划”领军人才项目1个,助力签约复旦大学陈建民院士气溶胶在线监测设备生产、国家优青李庆教授烟气超低排放监测设备生产等2个环保产业项目,推动盐城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成势。
强化科技服务,助力产才融合
盯紧产业发展需求,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等专家教授来盐开展科技服务活动40余次,推动盐蒿功能性食品研发、磷酸锰铁锂全固态电池性能研究等项目顺利实施,协助重点企业引进国家级人才1人,入选省级人才项目2个、科技副总12人。承办(协办)创新创业大赛5场次,推动海内外优秀科技人才项目来盐落户。聚焦产业难题,承办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行业交流会8场次,参会人才、企业家等超400人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6项。加强国际交流,组织40多家环保及新能源等产业企业,参加第26届中国环博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5年会,助力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承办中国•丹麦工业园区绿色转型环保水处理技术交流会,组织中外20多家企业推介交流,推动节能环保技术与服务走向国际。
推动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级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成功推动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与园区、企业共建产业学院2个,助力求实塑业公司、悦达台玻公司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2个,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地方产业发展双向赋能。会同多部门成功促成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盐设立分中心,建成盐城市技术经理人实训基地、亭湖产学研创新科技联盟,推动全国优秀科技成果引向盐城、落地盐城。成功推动省环境科学学会与盐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南大盐城环保研究院建成学会环保产业研究院,推动省内外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知名环保企业,联合成立盐城市环保新质生产力创新联合体,整合多方资源助力盐城市节能环保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上一篇:党建为媒 科创为桥 南京工业大学与盐城环保科技城校地合作谱新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