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党建为媒 科创为桥 南京工业大学与盐城环保科技城校地合作谱新篇
8月11日至12日,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顾学红一行来亭湖区盐城环保科技城开展校地合作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支部共建、座谈交流等形式,与盐城市、亭湖区及环保科技城相关负责人深入探讨产学研融合新路径。此次活动以党建为纽带,以科创为支撑,标志着双方校地合作进入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实地调研:找准产业需求与科研优势的结合点
8 月 11 日,顾学红一行在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书记马梅的陪同下,先后走访了南京大学盐城环保产业创新基地、化学品与废物国际公约履约基地、清华大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双碳大厦。每到一处,调研团队都仔细询问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及平台建设情况,详细记录环保科技城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与人才需求。
“盐城环保科技城聚焦环保主业、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发展路径,与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等优势学科高度契合。”顾学红在考察中表示,南京工业大学正瞄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战略目标,以创新创业为引擎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而环保科技城正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创新创业的优质试验田。他认为,只有让创业型大学的“创新基因”与地方产业的“实践土壤”充分结合,才能实现双向赋能。
支部共建:以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
11 日下午,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与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科创平台党支部在盐城环保科技城创新中心举行共建签约仪式,为校地合作筑牢组织基础。 签约仪式上,双方支部书记分别介绍了支部建设特色。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党支部围绕创业型大学建设目标,分享了“党建 + 孵化”模式的实践经验——通过设立党员创业导师岗、组建技术转移先锋队,已推动 20 余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盐城环保科技城科创平台党支部则以 “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如何通过党员技术攻关小组、校企联合党支部,助力园区企业突破 30 余项环保技术瓶颈。
随后,双方签订《支部共建产学研合作协议》,明确三大合作方向:搭建 “创业孵化共同体”,推荐师生创业团队入驻园区培育环保领域初创企业;共建 “实践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训和项目中试场景,邀请企业骨干担任创业导师;组建“技术攻关联合党支部”,由党员骨干牵头针对企业需求开展定向研发,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张健表示,支部共建是服务学校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要通过组织生活联过、创业项目联孵、技术难题联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创新创业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旗在科创一线高高飘扬。
座谈交流:聚焦实干,推动合作落地生根
12 日上午,校地合作座谈会在盐城环保科技城召开。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周治首先介绍了南工大学科建设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情况,重点展示了学校在环保新材料、膜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亭湖区委副书记,盐城环保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吉旭东则详细介绍了盐城环保科技城的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他坦言:“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能做综合环保的工业园区,我们在环保新材料方面,膜技术是短板,而南工大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希望能加强合作攻克难关。”他同时提出,希望将环保科技城作为南工大成果转化首选地,针对园区及企业急需的技术开展结盟攻关,实现降本增效。
盐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倪一华表示,近年来与南工大的合作结出丰硕成果,印证了校地协同的巨大潜力。他建议:一是强化平台共建,打造产学研融合新标杆;二是选派更多的科技镇长团来盐,促进高校创新思维与地方实践融合;三是搭建人才引育直通车,鼓励南工大学子扎根盐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顾学红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南京工业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深厚基础和积累,国家对成果转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校地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他明确表态:“南工大将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与盐城特别是环保科技城的合作,以此次座谈为起点,狠抓实质性合作细节,找准切入点,推动合作落地见效。”
此次南京工业大学与盐城环保科技城的校地互动,通过党建引领搭建合作框架,以实地调研摸清需求底数,用座谈交流明确攻坚方向,形成了“党建促科创,科创兴产业”的良性循环。随着各项合作的逐步推进,双方将共同打造校地协同发展的样板,为南京工业大学建设创业型大学注入实践动能,也为盐城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书写校地共赢的崭新篇章。
上一篇:盐城环保科技城“主动出击” 强势摘得省级“双高协同”试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