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港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的道理学理哲理
秦 宣 董 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的道理学理哲理。
基本道理
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层面阐释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的道理。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的战略性有利条件,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同时也是在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历史演进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必须不断续写新的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新高度。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几十年时间,我们还面临很多问题和难题,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具有重大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也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且对推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意义重大。
深刻学理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的重要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学理。
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精神支撑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围绕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总体安排。这些安排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科学总结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积极借鉴了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主要特征,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明确了路径选择、本质要求、重要原则、战略安排和要正确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深化拓展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到新阶段,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面对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明确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发展的中国方案;面对世界多极化的曲折发展,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和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面对全球范围内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的新态势,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明确促进文化交流交融的新举措;面对社会信息化突飞猛进,提出了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的原则和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主张;面对科学技术孕育的新突破,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部署。这些重要论述和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许多新话,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新的升华。
深邃哲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一方面,是因为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遵循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立足中国实际,根据时代条件赋予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又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一方面,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也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全党同志要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想一下子、两下子就进入共产主义,那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必须立足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推进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党同志既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发展是长期性和阶段性、渐进性和飞跃性的辩证统一。
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一方面,推进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
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一方面,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坚持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地开拓前进,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融入世界中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同时又以自身发展不断推动世界发展,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自立自强和开放融合的辩证统一。
坚持不忘本来和面向未来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一方面,要坚持不忘本来,不忘党的初心使命,不忘党的理想和宗旨;另一方面,要坚持面向未来,时刻关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路上越走越宽广,体现了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辩证统一。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