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港湾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项综合性理论创新工程,涉及马克思主义作用空间、时间变化和各种关系协调,需要多方面条件支撑,历史基础、群众基础是其中两个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是什么,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在规律的认识。
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永恒动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自觉的历史过程,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目标取决于时代、实践和人民的理论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来自人民是指理论的渊源,为了人民是指理论的取向,造福人民是指理论的归宿。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是顺应人民理论诉求、满足人民理论需要的过程。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人民实践要发挥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作用,实现预期的实践目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缺少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甚至步入误区,导致历史发展的曲折。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实践的转化,基于科学理论指导才能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髓和实践要求,将党的正确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实践,是人民的集体意志和联合行动,是各方力量的凝聚,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集体行动,使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由“独唱”变成“合唱”。人民主体性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尺度,人民主体性的发挥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基础之上。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参与国家治理既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彰显人民国家主体地位的需要。人民基于全面覆盖、有机衔接的当家作主制度体系,通过多样畅通的民主渠道,有序参与国家治理的实践,同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基于科学理论,人民才能生成主体意识,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特征、功能与发展态势,提升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治理水平,从而有效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发挥人民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全体人民的期待和诉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并非单纯的物质生活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精神富有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缺少理论涵养难有精神富有可言。创造人民群众理解、认同的理论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包含人的现代化,其中理论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和思想指引。理论思维关系国家、民族的整体素养,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个性、品德、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心理素质的共同提高,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体现。理论素养、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有其特殊性,大众化的理论才能满足人民的理论诉求。人民群众不是专业的理论工作者,有其理论接受习惯和欣赏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甚至深奥难懂,要求人民群众全面系统理解和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时代主题、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走进大众,为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和认可。人民群众理论诉求的通俗性、实用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性。
人民之问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回答人民之问,解答人民的理论困惑,回应人民的理论关切。人民所关注的问题,往往是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完善和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何成为现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如何选择。人民之问是在一定时代条件下产生的,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诉求,实际上也是时代之问,回答人民之问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
理论需求决定理论创造,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为必要,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动力之源。
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竭源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实践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源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是在书斋、想象中实现的,而是基于实践经验、实践智慧的理论创造和理论建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有了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创立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并在社会实践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人的实践活动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既有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空间,又不可避免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如何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供选择,没有直接的经验可供借鉴。人民群众的实践都是创造性实践,遇到的多是难题,探索的多是未知,实践的过程是解决各种难题、探索各种未知的过程,解决难题、探索未知既推动了实践发展、提升了实践能力,也积累了实践经验、实践智慧,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来源。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实践智慧进行总结、升华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毛泽东主持起草《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时指出:“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或者自己的科学试验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原料”或者“半成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对这些“原料”或者“半成品”进行加工,进而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邓小平在论及改革开放时指出:“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 事实上,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少政策、举措的出台和理论、制度的建构,是总结升华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思想资源。
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蕴含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之中,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总结升华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要求眼睛向下、深入群众实践,善于发现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实践智慧。习近平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这是总结升华人民群众智慧的思想基础。甘当“小学生”,才能放下身段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
人民群众的实践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的产生,人民群众的实践涵盖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创造性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各方面的思想资源。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实践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部分成为驾驭技术、操控技术的实践,积累了新的实践经验。人民群众实践智慧的多样性,促成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拓展性和开放性。
人民群众总是在既定历史条件、时代条件下通过自主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不是随心所欲创造自己的历史。一方面,人民群众实践的创造性受时代条件的制约,无法超越时代提供的空间、设定的限度;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实践能紧贴时代脉搏、感知时代气息、把握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时代发展趋势是什么,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理论怎样才能适应时代诉求,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时代、把握时代的重要途径,认清时代潮流、时代发展趋势,也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坐标。
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民群众的实践随着时代主题、历史任务的变化而发展。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嬗变,革命、建设、改革历史任务的演进,促使人民群众的实践成为不断创造、不断超越的过程,人民群众实践智慧的积累逐渐丰富,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竭源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为可能,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之源。
人民群众的文化积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厚底蕴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习近平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人民群众实践创造、实践积累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贯通”“融通”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彰显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文化积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的地位。
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也是通过文化创造形成新的文化积累的过程,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文化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实践创造的文化积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根植在中国人民内心,潜移默化影响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精神标识。人类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代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主要借鉴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三大理论来源都是近代西方文化的产物,对于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吸收并不充分,这既是历史的遗憾,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留下了空间。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既能夯实马克思主义的东方文化根基,赋予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底色,又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关键在于找到二者相通、契合的地方,以此作为“贯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如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兼容性,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马克思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理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和万邦的主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些相通和契合,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成为可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形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既有利于赢得人民群众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接受和认同,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渗透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支配人民的言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不是通过有组织的教化养成的,而是通过代际传承感知、领悟和践行的。比如,与人为善、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言而有信的道德规范,干一行爱一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实干精神,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关系,都是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的“融通”。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既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又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增进人民群众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在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底蕴时,不应忽略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文化资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同时,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营造文化氛围、创造文化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生成的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019 年 5 月,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这里首次面向国际社会提出了“文明自信”的概念。文化与文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从时间上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出现文明;从内容上看,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文明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从性质上看,文化有积极和消极、正面和负面之分,文明是指进步的状态,是人类不断从蒙昧向开化、从低级到高级、从野蛮向文雅的发展过程。文化自信是基于历史自信产生的,文明自信是在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基础上产生的,是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也是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逻辑必然。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的生成,意味着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历史地位、当代价值的认知和肯定,有利于增强“贯通”“融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和文明支撑。
经过长期文化创造和文化积累,人民群众形成了与自己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文化偏好和文化消费习惯。比如,人民群众易于接受通俗易懂、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理论,由此促使马克思主义由高深走向通俗、由小众走向大众。人民群众的文化偏好和文化消费习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参照。人民群众惯于从已有观念、取向和表达出发判断、评价新事物,由已知来判断、接受未知,由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赋予传统表达新的内涵或实现传统观念的意义转换成为必要。
人民群众的文化积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植根于深厚文化土壤,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人民群众的实践评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参照
理论创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只有回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发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群众的评价。人民群众的实践评价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参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尽管回答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系列问题,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但仍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要发挥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作用,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精神的力量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魅力才能彰显出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否符合国情、适应实践的需要,能否指导实践、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去检验,人民群众的实践体验、实践感受和实践效果,是评价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尺度。评价是一种具有强烈主观性的价值判断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个群体都自觉或不自觉从自身需要、利益或经验出发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受到个人、群体偏好、利益、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距离,影响评价的信度和价值。就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评价而言,既要关注个体、群体的实践感受,更要关注社会整体的实践感受,特别是要结合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既要关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个人、群体生存发展的意义,更要认清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既要关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下意义,更要关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未来意义,看其是否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既要关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观点,更要揭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评价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尺度,才能准确判断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效果。
事实最有说服力,人民群众是最讲究实际的。“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通过实践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成为现实。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群众实践所带来的改造世界、改变世界的效果,使人民群众能直接感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魅力,增进对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在此基础上,人民群众可由理论的接受者和实践者,变成理论的诠释者和传播者。人民群众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诠释和传播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减少传播过程的中间环节,增强传播效果。
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和评价,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走向深入,促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通过实践检验和评价,既可认清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独特优势,也可明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创新和拓展。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无止境的,原有的问题解决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演进,新的问题又将出现,需要继续进行探索和创新,实践的反复性决定评价的持续性,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而言,人民群众的评价既是理论创新的终点,又是理论创新的起点,由此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的延续性。
人民群众的实践评价使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受了检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力量。
总之,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实践智慧、文化积累和实践评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体现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主体自觉和主体担当,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力量。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要求人民群众清醒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强化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实践智慧。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要求理论工作者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诉求、深入人民实践、尊重人民创造、升华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并通过广泛的社会传播,成为人民的行动指南和实践遵循。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