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11/272025
    新规即将实施,监测市场将面临哪些改变?

    国务院日前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当前,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主要包括监测技术服务市场和监测装备生产市场。面对两个市场“内卷式”低价竞争愈演愈劣,“劣币驱逐良币...

  • 11/272025
  • 11/272025
    大气治理要坚持长效思维,将科学治污贯穿始终

    近日,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以《上海:超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破局之道》为题,聚焦上海市大气污染治理实践。上海以靶向施策为核心,聚焦移动源、工业源、生活源等关键领域,打出政策、科技、监管、共治组合拳,持续...

  • 11/272025
    贯彻全国碳市场建设总体工作部署 推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提出“有计划分步骤扩大...

  • 11/212025
    首部生态环境监测专门行政法规公布,有何亮点?

    近日,《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专门行政法规,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有何亮点?如何落实条例相关要求?生态环境部11月18日举行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条例着力破解制约生态...

  • 11/202025
    新一轮目标催生数亿千瓦风电市场,但选址、消纳等挑战亟待破题

    根据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飙升至2020年的6倍以上,达36亿千瓦。与这幅蓝图锚定的绿色未来相对应的另一面,是伴随新能源快速发展,电力消纳问题正考验着整个电力系统的破...

  • 11/202025
    从“制造”到“创造”,风电机组如何实现质量突围?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释放出数亿千瓦市场空间,为中国风电产业带来巨大机遇,但同时,如何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实现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已成为行业亟待破解的核心命题。据了解,风力发...

  • 11/202025
    储能与新能源“解绑”,独立之路怎么走?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的价值已远超简单的电能“存储”,它通过多重技术路径,直接而高效地提升了电网对风光等波动性电源的消纳能力。根据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

  • 11/13202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首提“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有何深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并首次强调“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新路径。片区化治理正成为一把关键钥匙,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过去的零敲碎打...

  • 11/132025
    一批典型案例公布,涉大气污染防治违法案件

    2025年以来,湖北省依法查办了一批涉气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现将各地办理的一批典型案例予以公开,并对积极查办案件的仙桃市生态环境局、襄阳市生态环境局枣阳分局、黄冈市生态环境局麻城市分局、咸宁市生态环境局咸安...

  • 11/132025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

  • 11/052025
    中国储能产业迎来历史性节点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储能产业迎来历史性节点:国内单月储能招标规模突破11GW,江苏单个企业投运规模跨过千兆瓦门槛,资本市场储能指数年内涨幅超40%。在这背后,一场从“规模扩张”到“技术赋能”的产业跃迁正在...

  • 11/052025
    当好绿色发展的“行动派”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

  • 11/052025
    推动能源协同发展:新能源“唱主角”,传统能源“善补位”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系统是核心战场,而协同则是破局关键。”在谈及我国能源转型路径时,能源领域多位专家都强调了这一核心观点。我国公布的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明确提出,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

  • 11/052025
    加快推进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有哪些痛点?如何解决?

    9月24日,我国宣布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其中就包括“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适应气候变化,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有效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

  • 10/312025
    污染防治编草案二审稿正在征求意见,已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再迎关键进展,备受瞩目的污染防治编草案二审稿于近日公开征求意见。作为整部法典草案中条款最多的一编,污染防治编整合多部现行单行法,牵动无数环境工作者与公众的视线。从初审到二审,污染防治编...

  • 10/312025
  • 10/142025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对生态环境服务机构的环境侵权责任界定应如何完善?

    生态环境服务机构的环境侵权责任是环境侵权制度中的一个特殊问题。一般认为,在环境污染和破坏者构成侵权需要承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侵权责任时,如果为环境污染和破坏者提供环境服务(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

  • 10/102025
    碳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

    不久前,《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作为中央层面推进碳市场建设的系统性行动纲领,《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全国碳市场进入全面深化、加速推进的阶段,也为如何进一步...

  • 10/102025
    盐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25全球滨海论坛以“美丽滨海: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搭建滨海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和服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