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8人获评高工!盐城环科城人才集群崛起见证创新生态活力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结果揭晓,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下称“南大盐城环保院”)及衍生企业18名技术骨干斩获高级职称,其中6人入选全省仅 54席的正高级工程师榜单,成为该领域职称评审的“高产团队”。这一人才成长热潮,正是盐城环保科技城以“七有”路径构建创新生态、推动二次创业的生动注脚。
此次职称评选中,南大盐城环保院展现出强劲的人才培育实力:陈利芳、邢立群等 6 名核心骨干跻身正高行列,12人获评副高级工程师。截至目前,该研究院及衍生企业已集聚正高职称 8人、副高职称57人,青年技术骨干占比超六成,呈现出“老中青衔接、高学历密集”的人才梯队特征。
这份成绩单源于盐城环保科技城“人才强链”的系统布局。作为全国唯一以“环保”冠名的省级高新区,盐城环保科技城将人才培育嵌入产业升级全链条:南大盐城环保院推进“博士化工程”,支持 8 人攻读名校博士、3 人进入博士后工作站深造,11 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5 人受聘高校产业教授,形成“领军人才牵头、骨干人才攻坚、青年人才成长”的金字塔体系。“从职称晋升到项目攻坚,园区的‘容错托底’机制让我们敢闯敢试。” 刚获评正高的陈利芳博士表示,其团队研发的滩涂菌草技术已在盐城万亩滩涂落地,带动企业年增收 1200 万元。
在盐城环保科技城的创新版图中,南大盐城环保院的人才培育模式堪称标杆。自2010年建成专业硕士培养基地以来,该院已接收75名南大、南师大研究生开展实践教育,其“六双模式、三进路径”的协同培养经验获教育部肯定,研究生工作站连续两年斩获省级“优秀”“卓越”称号。2025年,研究院再拓合作版图,与河海大学等三所高校共建集萃研究生培养学院,进一步筑牢地方人才“蓄水池”。
这种“高校研发 + 基地实践 + 企业转化”的模式,正是盐城环保科技城产教融合生态的缩影。目前,园区已集聚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 16 家高端研发机构,9 家入选省列统新型研发机构,占盐城市总量的45%;建成 2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形成覆盖水、气、土、固废治理的全领域研发网络。“我们不仅培育人才,更搭建‘技术 - 产品 - 市场’的转化桥梁。”盐城环保科技城科技人才局副局长袁鹰介绍,仅南大盐城环保院就孵化出 3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衍生企业南大华兴研发的 VOCs 治理设备,已服务全国 800 余家企业。
人才的集聚正加速盐城环保科技城产业升级。此次获评高工的团队中,多人参与破解高浓度 VOCs 治理、火电超低排放等行业难题,其技术成果已融入园区烟气处理产业集群——该集群近日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国唯一获此认定的烟气处理类集群,集聚龙净科杰、中创清源等 20 余家龙头企业,年服务全国超半数火电企业。
从“人才培育”到“产业领跑”,盐城环保科技城的创新生态正形成闭环:60 余名博士扎根创业孵化出 23 家国家高新企业,32 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中创清源的碳捕集技术落地全球首套燃煤锅炉项目,年捕集二氧化碳 20 万吨;鸿石智能的微显示芯片打破国外垄断,斩获近亿元国际订单。面向“十五五”,盐城环保科技城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成长生态,为全国绿色转型输出更多“盐城人才”和“盐城技术”。
上一篇:红果挂枝话振兴,亭湖帮扶造“引擎”!苏陕协作推动印台实现“输血”向“造血”质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