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首份遥感绿皮书公布 摸清生态环境“家底”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该报告针对大气、水质、土地利用、植被、水资源、农业等众多领域进行了记录和汇总,科学客观地呈现了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历史变化。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大气质量趋好还是趋坏?15年间,地表水体有何变化?20多年间,我国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中国科学院近日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针对土地、植被、大气、地表水等领域,通过遥感信息提取等研究,科学客观地呈现了我国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变化。
《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对2010年至2015年间我国PM2.5浓度进行监测发现,“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地区的平均PM2.5浓度为86.15微克/立方米,其空间分布呈现南高北低态势,南部的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与东部的天津、唐山、沧州以及中部的廊坊,PM2.5污染最为严重。
气:整体情况有所好转
2010年至2015年,我国二氧化氮浓度高值区范围有所缩小,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010年至2013年,PM2.5浓度处于平稳状态,2014年至2015年显著降低。
“你那儿的霾是什么口味的?”“北京的醇厚、河北的粗粝、上海的小资、广州的清新……”当雾霾频频来袭,网友自制版《舌尖上的雾霾》凭借犀利的台词,迅速走红。
现实印证了网友们的调侃。“京津冀平原西北被群山环抱,西侧是太行山山脉,北侧是燕山山脉,东临渤海湾,地形条件相对闭塞。”《报告》编委、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分析,特殊的地形和风向使大气扩散能力不足,本地污染物不易扩散,外部污染物易滞留堆积。
作为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的地区,京津冀地区不仅PM2.5浓度高,二氧化氮浓度亦偏高。根据《报告》,我国二氧化氮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和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值区。
“二氧化氮浓度的高低,与当地的机动车数量、煤炭消耗等工业活动强度、气象条件、本地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当地的工业排放量。”通过长期观测,陈良富发现,我国二氧化氮排放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由于取暖等因素导致能源使用量加大,形成二氧化氮的全年峰值,更增大了灰霾重污染的防控难度。
不过,大气污染情况正在好转。《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5年,我国二氧化氮浓度高值区范围有所缩小,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M2.5浓度方面,2010年至2013年,PM2.5浓度处于平稳状态,2014年至2015年显著降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二氧化氮浓度的降低以及2014年之后PM2.5浓度显著降低,有力证明了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施行是有效的。”陈良富表示。
水:西部偏蓝东部偏绿
对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湖泊、水库等大型地表水体进行的监测结果表明,175个水体颜色多样,以蓝色和绿色为主,即以清洁类和较清洁类为主。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遥感技术不仅能大范围监测从内陆到海洋多种形态的水体,还可以及时捕捉到水体在地球系统中不断循环的各种动态平衡状态。
通过遥感传感器获得水体颜色光谱,继而推演水体质量,《报告》对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湖泊、水库等大型地表水体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75个水体颜色多样,以蓝色和绿色为主,即以清洁类和较清洁类为主。
《报告》编委、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申茜介绍,水体划分为21个不同的颜色级别,级别越高水质越差,“我国大型地表水体空间分布不均,水体颜色空间分布也很不均匀,整体来看,西部水体偏蓝,东部水体偏绿偏黄”。
各地水体颜色缘何千差万别?申茜解释,地势高、自然条件恶劣,使青藏高原湖泊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较小,多数湖泊属于清洁水体。而东部平原湖区水系发达,经济发展较快,河川径流和湖水搅动等因素导致了东部平原湖区多数为较浑浊水体。东北山地与平原湖区湖水浅、面积小,矿化度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再加上人为因素,造成湖泊浑浊程度偏高。
《报告》还通报了我国湿地变化情况。长时间序列卫星影像监测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5年间,我国湿地总面积净减少约3万平方千米,减少约5.36%;各湿地类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田、永久性沼泽、永久性水体、洪泛湿地和季节性沼泽,其中季节性沼泽和水田在过去15年间呈现连续减少的趋势。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多种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全国范围内许多湿地发生了明显的退化甚至消失,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但整体来看,湿地面积减少的速率在变小。”申茜称。
土:优质耕地陆续减少
至2010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依然比上世纪80年代还要多,但优质耕地面积明显减少。
我国土地变化的总体情况如何?《报告》给出的答案是:至2010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依然比上世纪80年代还要多,但优质耕地面积明显减少。
《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土地利用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地、未利用土地、耕地、水域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在遥感监测的20多年里,我国土地中有26万多平方公里改变了原有利用属性,占遥感监测土地总面积的2.80%。其中,耕地变化最显著,其动态变化面积高于所有其他土地类型,呈现先增后减的阶段性趋势。 “2000年耕地面积达到最大,2010年达到21.36亿亩,依然多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原因是全国新开发的耕地面积在增加。”《报告》副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张增祥有些担忧的是,目前质量较好的传统耕地、良田在减少,尤其是新增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近六成来自耕地。
《报告》同时指出,2001年至2014年,我国植被生长季始期整体呈现提前的趋势、生长季末期呈现延长的趋势。其中,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山东半岛、东北平原及青藏高原整体呈现出明显延长趋势,每年平均延长1.5天;秦巴山地、南方沿海地区植被生长季起始期整体呈现出明显缩短趋势,每年平均缩短1天及以上。
遥感监测分析还表明,我国当代新的人口格局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新的格局特征表现为,“胡焕庸线”东部人口密度由整体的相对均匀转向,目前越来越集聚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发达地区的不均匀分布。
1935年,胡焕庸先生划出了一条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胡焕庸线,这条线起点为黑龙江省黑河市,终点为云南省腾冲。当时该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我国96%的人口。“‘胡焕庸线’穿越400毫升至800毫升降水量等值线,与农牧交错带基本平行,当前我国人口东密西疏的格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化形成的,人口密度突变分界线也是不断变化的。”《报告》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顾行发说。
在顾行发看来,人口密度突变分界线在不同时期与当时的经济、社会、技术以及自然条件综合因素相关,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与举措推动下,我国人口分布将是区域聚集,面状均衡不再存在。特别是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及城市群的发展,虽然“胡焕庸线”东部人口比例仍然占有绝对优势,但是“胡焕庸线”西部人口占全国比例不仅明显上升,而且一些城市群也会出现聚点式的人口高密度区。
原标题:看清我国资源环境“家底”
下一篇:地表水质量将按水质指数排名